本网讯(文 图/李秀) 随着我国融合教育从规模效应到质量提升的持续推进,培养融合教育人才必将成为高校师范专业员工培养的重要任务。《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和《“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都提出要在高等教育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必修课程,同时纳入师范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和教团队格证考试内容。今年以来,44118太阳成城集团对标竞进,依托融合教育教研室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构建“特殊教育+”师范生能力培养模式,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发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面向全校师范专业员工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学院在强化《特殊教育导论》《融合教育导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教育政策与法规》等基础性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手语基础与听障儿童教育》《特殊儿童筛查》《特殊教育影视作品赏析》等应用型课程。更多应用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满足了员工差异化的需求,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强化在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四个专业设立的融合教育实验班的管理。在加强员工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组织员工到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验实训活动,安排员工到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普校)进行见习、实习和研习,吸纳部分员工参加教师主持的融合教育科研、教研项目工作等,多举措提升实验班员工的特殊教育素养、知识和技能。
三是着力提高特殊教育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自2021年开设该辅修专业以来,学院已建立了包括《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儿童发展与教育》《听障儿童发展与教育》《视障儿童发展与教育》《智障儿童发展与教育》《学习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手语》10门课程在内的课程模块,该辅修该专业的首届32名员工也将在今年结业。本学期以来,学院积极深入一线调研,密切关注该辅修专业开设后的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学习考核、学分认定等关键环节进行持续改进。
四是在“特殊教育+”师范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今年以来,学院教学团队基于人才培养规律和员工实际,在大力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完善课程大纲、开发多样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员工团队意识、实施员工合作能力评价的同时,依托学院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多门省级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多个省级和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建设,定期开展主题研讨和教学观摩,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学院又成功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
五是拓展员工国际视野。学院借助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定期邀请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专家面向学校修读特殊教育辅修专业、有关课程的员工举办讲座。
在学院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融合教育师范生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截止目前,学校已有超过3000名师范专业员工修习了相关课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融合教育的普适性目标。调查显示,员工在学习课程后,其融合教育的专业情感、知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对课程学习融入思政元素的认可度高,培养的员工很多都在毕业5年内成为了融合教育学校的教学骨干,如已毕业的员工胡敏(学前教育专业2016级)就职于成都市站东小学,对随班就读员工的各种问题应对自如,深受特殊员工的喜爱,其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审核人:张梅)